近日,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山东章丘采空区治理项目指挥部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建成运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这是该研究院在山东建设的首个地源热泵项目,为地热能开发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该项目主体内容为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施工与安装,采用闭式地埋管换热器与地下岩土体耦合换热,依靠热泵进行能量转换提升后由输配系统送至末端,供指挥部办公区、生活区冬季供热、夏季制冷使用。同时,项目基于热响应测试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建成自动监测系统和智能管控平台,实现无人值守、高效节能,较常规系统节能效率提高30%到40%。运行实测显示,该项目夏季制冷能效比为5.8,冬季制热能效比为4.6,远高于空气源热泵及其他供暖制冷方式。经测算,该技术较分体式空调系统每年可节约电能43.2万千瓦时,能耗减少115.9吨标准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30.7吨、13.0吨和0.65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投用
近日,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试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配套的超高压介质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分析验证能力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设计工作压力达100MPa液压软管的爆破性能、脉冲性能分析验证能力,能够为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可靠应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2544
山西: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炎炎夏日,记者走进该省多座煤矿,地面看不到煤渣已成常态。煤矸石山变公园,治理后的污水可以养鱼,瓦斯成为清洁能源点亮城市灯火……占中国煤炭总储量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山西的荣辱都与煤炭有关。一座座煤矿的变化,背后是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0评论2023-06-29562
生态环境部:今年已审批煤炭保供项目等环评14个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审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煤炭保供、重大产业项目等环评1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4月全国共审批3.38万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6万亿元。 综合环评审批情况来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迅猛,
0评论2023-06-011767
我国煤炭智能掘进亟待换挡提速
我国煤炭掘进工作面设备智能化水平虽逐步提升,但整体智能化水平要达到像综采一样少人无人,道阻且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构建煤炭工业智能化生态体系,到2027年,全省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代表,我国
0评论2023-05-292639
陕西:煤炭大省迈出“数智化”新步伐
操作员一键启动,地下采掘设备自主割煤、采煤……这是很多人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描述。事实上,这样的描述已“过时”,并不足以展现如今煤矿的智能化程度。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工业的深度融合,正挖掘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巨大潜能:智能地质勘测,智能采掘、运输,智能安全监控,智能洗选、装车……煤炭生产中的每
0评论2023-05-252332
陕西省煤炭智能化开采能力达4.1亿吨
拥有360多处煤矿、产能达8亿多吨的陕西,是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先试地区。特别是2020年国家出台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指导意见以来,陕西结合实际,更大力度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陕西依托科教优势,成立陕西省煤矿安全研究院,加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大在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水害防治
0评论2023-05-222264
陕西省煤炭智能化开采能力达4.1亿吨
拥有360多处煤矿、产能达8亿多吨的陕西,是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先试地区。特别是2020年国家出台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指导意见以来,陕西结合实际,更大力度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陕西依托科教优势,成立陕西省煤矿安全研究院,加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大在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水害防治
0评论2023-05-182690
智能化煤矿为煤炭增产保供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任立新表示,据调度,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7家重点煤炭企业,已建成智能化产能13.93亿吨/年,占其总产能比例的74.7%,综采工作面平均人员劳动工效提升27.7%,掘进综合单进平均水平提升32.8%,智能化煤矿为近两年煤炭增产保供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煤矿
0评论2023-05-052797